部分企业超标排放、屡查屡犯怎么办?生态环境部:以“零容忍”态度查处!

时间 • 2025-11-21 06:39:56
企业
问题
违法
生态环境
相关

3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表示,坚决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会上,有媒体记者提到,今年2月下旬,生态环境部两位领导不打招呼前往河南、陕西查污染,一些企业屡查屡犯,超标排放、弄虚作假。那么,如何让企业真正扛起大气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

刘炳江表示,2022年底到2023年初,我国发生了一次长达11天的跨年霾,集中在陕西和河南等地。

“我们启动了重污染应急预案,但是效果不理想,这不符合逻辑。这一次污染过程,应对不力方面有一些问题。”刘炳江说道。

刘炳江介绍道,2022年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河北已经全部退出后十位,现在后十位中河南占四个,陕西占三个。根据生态环境部党组的指示要求,黄润秋部长和赵英民副部长以“四不两直”方式去河南和陕西对企业开展检查,检查了企业13家,发现存在大量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偷排偷放、生产台账弄虚作假、在线监测和手工监测造假等突出的环境违法问题。

“对此我们督促相关省市开展调查,坚决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目前,已刑事拘留21人,行政拘留11人,相关案件还在进一步处理中。”刘炳江说道。

刘炳江补充道,现在相关省市已经全面行动起来,各级领导也以“四不两直”方式查处相关违规违法企业。

刘炳江强调,下一步,将聚焦重点地区、重点时段,以点带面,帮惩结合,督促企业扛起大气治理的主体责任。

一是严肃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组织各地以案为鉴进行警示教育,坚持问题导向,动真碰硬,以“零容忍”态度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也忠告违法企业要敬畏法律,若敢违法,必将受到惩罚。

二是加强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指导各地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进一步将压力传导到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持续提高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识别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切实履行监管责任,督促引导企业自觉守法。

三是帮助企业完善治污设施。指导各地开展企业治污措施梳理摸排工作,“一企一策”制定治理方案,清理整治一批简易低效治污设施。同时树立标杆企业,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王辰元吴阳北京报道

责编官莉编辑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