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马胤:打造“蓉城极客”文化,构建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生态体系

时间 • 2025-10-30 12:59:05
创新
创业
人才
青年人
产业

“城市的未来发展,离不开人才生态建设。”在成都市“两会”期间,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福享联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马胤最关注人才、创新创业。她提出,要营造“蓉城极客”IP,紧抓创新创业契机,创新搭建交流体制与平台,打造创新创业就业生态系统。

“新一轮城市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文化立城’已成为众多新兴世界大都市的战略选择。营造成都独特的‘蓉城极客’文化,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利用现有的创新创业生态基础,进一步提升城市创新发展能力,扩大人才生态圈。”马胤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马胤

打造“蓉城极客”IP

扩大创新创业人才生态圈

在新时代城市竞争中,如何提高城市竞争力?对此,马胤建议,进行“蓉城极客”核心创新创业文化IP打造,以增强城市影响力,并且坚持“引进来”抢抓中欧全面投资协议,加大对国际特别是欧洲传统顶尖科技赛事、科技展会、创投活动的引进,持续升级打造全球顶尖国际创新创业、科技文化IP活动,提升国际国内影响力;“站起来”,围绕“蓉城极客”为核心,打造成都自己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影响力的标志性青年创新活动IP,扩大与海外和国内高校的合作,联合打造创新创业赛事活动;“沉下去”,鼓励“蓉漂青年”聚焦所在的垂直产业领域,打造垂直产业领域社群,参与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她还建议,在创新创业人才生态圈打造中,围绕十四五规划产业领域,结合成都产业方向,依托校地合作,吸纳进入新区的顶尖人才,建设院士级“天府智库”,吸纳一批“蓉漂院士”。建立院士级专家服务机制,让“蓉漂院士”为新区产业战略方向服务,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立榜样。

建立青年人才培养及培训梯队化体系

探索人才塑造新模式

“建立青年人才培养及培训梯队化体系,是培养人才、塑造人才的基础”。在谈到人才可持续提升上,马胤说道,在国际上,拓展渠道,搭建非官方平台,引入外籍急需紧缺人才;与顶尖高校共同构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加大成果引入及转化。

同时在国内依托现有存量专家及增量专家,联合成都蓉漂学院及校院地平台,探索模式,激活专家动力,分产业构建培养及培训机制,完善青年人才的提升机制与向社会的输送机制。并结合人才公寓打造创新文化空间,于现有的基础设施和空间营造中,把职住一体文化设施作为园区承载能力重要的内容,形成多点布局、职住一体的街区社区式新模式。从基础保障入手,解决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

拿出真金白银

制定更加包容的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政策

吸引人才,要拿出真金白银。马胤认为,应加强制定更加包容的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政策,为在创新创业赛事中获奖的选手提供奖励。积极发挥政府产业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支持各类创新投资基金与获奖选手和获奖项目对接,提供风投等资金支持。把好项目审核的入口,营造宽松环境。打造更加便利,覆盖面更广泛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政策咨询“窗口”。促进青年人才搭建青年人才与与领军企业、创新机构以及产业资本之间的深度交流平台,并以年为单位,分国际、国内两次,定期举办地区级创投大会并形成“IP”,搭建平台,引导政府、资本、高校、国企等建立长效互动机制,常态化培育、筛选优质项目,挖掘优质团队,最终形成地区创新创业助力。

红星新闻记者郑晓凤李旭东

摄影记者李旭东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