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自今年8月起,我国已进入全链条精准防控“动态清零”阶段
12月1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科学精准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前不久,国家卫健委曾表示我国正处于全链条精准防控的“动态清零”阶段。那么,在此阶段,我国全链条的精准防控将如何开展?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会上作出详细回应。
梁万年表示,从2021年8月,我国就开始进入了全链条精准防控的“动态清零”阶段。而本阶段的防控目标,是尽量的减少疫情的发生,在疫情发生后,高效地处置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的疫情,力争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防控住疫情,以最小的社会成本获得最大的防控成效。
▲梁万年
梁万年解释称,所谓全链条精准防控的“动态清零”阶段实际上是指,在遵循“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总策略的前提下,当出现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的病例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快速切断疫情传播链,使每一起疫情都得到及时的终止,使这一起疫情的感染者“清零”,实现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的一种防控目标。它是中国防控的经验总结,也是当前疫情防控的最佳选择。
而全链条精准防控的含义,梁万年认为,即可以从传染病防控的三个环节和两个因素来理解。关于传染源的防控,一是围绕“外防输入”施行精准远端防控和入境后的闭环管理等。同时,精准防范通过物品的传播。二是强化监测,如发热门诊要提高监测的敏感性。三是强化核酸检测,如针对高风险岗位人群要切实做到“应检尽检”。四是强化对病毒变异的监测,及时发现变异的情况。
至于传播途径的防控,梁万年指出,一是坚持人、物和环境的同防。二是采取分区、分级的精准管理,一旦出现疫情以后要进一步划分封控、管控和防范区。这些标准的划分要做到逐渐的精准、逐步的缩小管控单元。
关于精准防控的科学内涵,梁万年解释,一是要精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因为只有精准的流行病学调查,加上现在的大数据和相关技术的结合,才能使我们对传染源的判定、传播范围的判定、疫区的划分、疫情态势的走向做到比较科学和客观的判定。二是要精准地开展疾病的监测和检测。三是要精准的划定疫区范围。
四是要精准地划定密切接触者,并实施精准管理。梁万年也特别强调称,除了进行疾病和症状的监测和管理外,尤其要关注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方面的服务工作。此外,还要精准地开展临床救治,精准统筹疫情防控与社会经济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杨雨奇严雨程北京报道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