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直面新现实:数字化阅读推广不可忽视|2021天府书展
10月16日下午,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韬奋基金会全民阅读促进会和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二届全民阅读研究年会在成都东郊记忆的得到学习中心举行。
年会嘉宾们就城市全民阅读推进创新成果进行讨论
此次年会致力于信息化时代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促进全民阅读研究高质量发展。说到阅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哲学部副主任《文学评论》主编刘跃进在发言时情不自禁回忆起自己年轻时,人们连夜排队在新华书店门口买书的情景。他既感慨当年书籍的匮乏,也怀念当时人们对阅读的强烈渴望。
刘跃进在年会现场发言
刘跃进认为,如今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催生出一种“信息过载综合症”,人们看似有了无限多的阅读选择,其实反而不够自由,太多的“灌输式阅读”和碎片化阅读极大影响了有效有益的阅读。
“从古代有文字至今3000多年来,中华文明流传下来的的经典著作不过20多万种,而近年来每年新版再版的图书差不多40万种,要从中选出值得一读的好书,确实很难。”刘跃进说,“这也是我们如今讨论和推广全民阅读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敖然在年会现场发言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则在随后的发言中表达了对数字时代阅读习惯的另一种观点:“我认为未来的阅读方式一定是内容本身和数字技术紧密结合。”敖然还特别强调道:在推动全民阅读活动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屏”这个载体,“它已经是包括我们在座各位的用户们,须臾不可或缺的内容工具。”
敖然的一个直观感受是:无论在哪里,放眼望去,至少有50%的人手里攥着手机。“大部分的读者看屏幕的时间远长于看纸质媒体的时间,这已经是无可争议的结论。”敖然说,“如何为这块屏提供优质的内容,是我们未来工作的重点。”
谢梅在年会现场发言
国家新闻出版署融合发展(四川新华)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中心主任谢梅在年会上带来《全民阅读研究成果发布》的同时,也重点提到了数字阅读。
她毫不讳言:数字阅读很有可能在未来代替纸质阅读,因此基于数字阅读的推广活动也有必要得到更多重视。
以上三位嘉宾的发言结束后,深圳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邱刚,青岛出版社副总编辑、青岛全民阅读研究院院长谢蔚,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出版印刷发行处处长钟洪松,又围绕“城市全民阅读推进创新成果”展开了交流讨论。
红星新闻记者|乔雪阳
摄影|张卫军
编辑|段雪莹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