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周|以超常决心、超常举措、超常力度,冲刺四季度!
2022年11月7日-11月13日
随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在蓉城轰轰烈烈地展开,成都正将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化为行动自觉,在挑重担子、啃硬骨头中践行初心使命。当前,成都主动担当全省稳增长的主干责任,以超常决心、超常举措、超常力度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冲刺四季度,全力打好年度目标任务收官战、攻坚战。上周,多场重量级展会圆满召开,多个会议部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最新举措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从开放、创新和安全的角度,为经济稳定恢复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成都见行见效。
▲11月11日,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第106届全国糖酒会现场王勤摄
“拼”在方方面面
11月8日举行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宣讲团报告会上,成都提出:要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服务大局中担当作为,积极探索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新路。
这场会议中的一个细节令人关注。会上不仅深刻分析了成都城市发展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还借鉴了来自上海和苏州的鲜活案例,探索应变之方。此前,成都市党政代表团刚刚结束了赴上海、苏州的考察学习,可谓“现学现用”。
进博会期间,成都市党政代表团主动“走出去”,学习借鉴先发城市经验,积极借助进博会等开放平台,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这是成都抢抓机遇、乘势而为的关键之举,也是全力以赴拼经济、抓发展、惠民生的体现。
▲11月7日,成都东部新区临空经济投资环境推介会在进博会展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拼”,体现在方方面面。从11月起,成都实施分管领导周调度、市政府常务会双周调度。该制度实施以来的首场市政府常务会,就专门调度经济运行工作,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抓住每一分每一秒,真抓实干、见行见效。
糖酒会上,成都很拼——
11月12日,第106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成都圆满落幕。三天会期,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5032家食品饮料、酒类、调味品、机械包装及技术服务企业参展,超20万人次现场观展,超300万人次“云逛展”。首次“一展双馆”的举办模式,让展览规模不仅创造了全国糖酒会办展历史的新纪录,也成为2022年全球规模最大的食品和酒类行业展会。“行业人士的高度关注,媒体的热情参与,显示出全国糖酒会历久弥新、长盛不衰的品牌魅力。”第106届全国糖酒会组委会副主任、秘书长、中粮会展(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成刚13日在通报展会情况时表示。
对于成都而言,顶着疫情防控的压力顺利办会,更显一份勇毅和决心。这也是对“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的扎实落实,对于提振行业信心、推动产业发展,稳大盘、促循环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106届全国糖酒会王勤摄
“软洽会”上,成都很拼——
11月8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在成都开幕。虽已连续20届在成都举办,但本届软洽会却处处凸显着一个“新”字。作为本次主题大会的重头戏,现场举行了软件产业重大项目和属地+链主共建高端软件产业链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现场签约优卡集团总部项目、成都数聚智造人工智能总部项目等11个重大项目。同时,还有7家链主单位与属地区(市)县达成共建高端软件产业链合作共识,也在现场签约。
远在珠海的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上,成都也很拼——
成都再添“空客系”重磅项目,位于成都双流的Ameco公司将携手空客在成都开启空客A330客改货业务,首架飞机客改货工作计划于2023年启动。在此之前,空客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已于去年7月在成都动工,项目总投资不低于60亿元,通过全球二手航材交易市场实现再次利用,填补中国航空产业链末端领域空白。
面对机遇与挑战、使命与任务,成都的回答是——以超常决心、超常举措、超常力度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
保持改革创新的锐气和魄力
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改革创新是根本动力。
11月9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召开。会议强调,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对未来五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系统谋划成都未来一个时期的改革总体部署,以改革实效更好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国家先后赋予成都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等改革试点任务,特别是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赋予成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30余项重大试点示范任务,要求成都要形成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
能否保持改革创新的锐气和魄力,继续在破除体制性弊端、机制性障碍的“深水区”“无人区”取得新突破,成为未来成都培育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所在。因此,会上提出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是成都从试点探路向深层突破转变的重点。
从创新来看,成都近来也动作频频。11月11日,成都市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天府实验室、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工作,强调全力把天府实验室、西部(成都)科学城规划好建设好,以创新驱动引领城市发展,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同日,华为公司常务董事汪涛一行到访成都,在产业发展和城市治理上均提出与成都的合作愿景。
▲天府新区,西部(成都)科学城王勤摄
当前,成都的增长动能正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国家级创新平台增至217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7821家、是2012年的9.2倍,数字经济规模达8800亿元、占GDP比重达49.7%。全面学习深入领悟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成都更加注重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着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更科学精准的措施做好统筹兼顾
随着年底拼经济的势头加力,还有一大批重要赛事、展会和活动将接踵而至。
2022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将于11月30日-12月1日在成都市举行,这是全球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新型显示领域盛会。
2022成都马拉松,将于11月20日上午7点30分起跑,为了保障参赛人员的健康、保证市民和城市的安全,目前经组委会审慎研究决定,已将参赛人员范围调整为限定成都市常住人口参赛。
“全球智慧城市大会·成都”将于11月15日-16日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此次会议与“全球智慧城市大会·巴塞罗那”同期举办,成都将是全球唯一分会场……
带来人气和商机的同时,这些展会、赛事也必然考验着党委政府如何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之后,成都迅即作出反应。
11月12日,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最新决策部署上来,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落实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当天,成都市卫健委向市民回应优化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热点问题。
完整准确全面落实“二十条措施”,绝非放开、放松和躺平。当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国内新发疫情点多、面广、频发,成都作为超大城市和交通枢纽,商贸交流活动密集,人流物流量大面广,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这需要基层更精准更科学地去落实防控措施,也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和韧性去坚持防疫工作。在冲刺四季度的关键时刻,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依然是重中之重。
这一点,成都有经验、有信心。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全力抓好当前疫情防控处置工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解释对于入境人员的管控时专门提到了成都的做法——“参照北京奥运会和成都世乒赛疫情防控的经验,对于入境从事商务的人员和体育团组特定的入境人员设立免隔离闭环管理区,也就是‘闭环泡泡’”。
▲成都世乒赛团体赛开幕式资料配图
从世乒赛一路走来,迎来糖酒会等秋季展会的“井喷”,成都在一场接一场的重大展会、赛事的实战中不断修炼内功、提升城市韧性。
路虽远,行则必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都正以实际行动体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良好成效。
红星新闻记者钟茜妮
编辑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